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八章践前盟回疆娶妇  (第11/12页)
等拜见余前辈。”    “二位姑娘少礼.姑娘们是…”    石中玉道:“她俩是贱内。”    余施周听了,又-躬到地.道:“属下参见二位夫人。”    石中玉一把把他挽起来道:“余老,她们怎么受得起呀!”    然后石中玉同余施周,把臂而行,二女紧随身后。    他们到了队伍前,众人全一抱拳,同声道:“属下参见门主。”    余施周道:“各位兄弟,见过二位夫人。”    大伙又对两位姑娘一抱拳道:“属下参见门主夫人。”    这二人虽然脸跟红布-样,可也大大方方地还了礼。    余施周道:“门主同夫人,请到分舵歇歇吧!”    众星捧月搬的,拥着三人去了分舵。    当他夫妻三人,稍事梳洗休息之后,分舵则大张筵席,给门主接风,分舵上上下下的人,全到了。    大伙举杯!    头一杯,祝门主夫妻政躬康泰。    第二杯.祝老门主同总舵各堂主身体健康。    第二杯,祝索仇门日益发扬光大。    大伙敬了三杯酒之后,石中玉也举杯回敬道:“我这是借花献佛,愿所有兄弟,幸福安乐。”    全分舵的人,全没想到门主会这么平易近人,大伙欢声雷动。    接着.是分舵有点身份的人轮流敬酒,余施周则在一旁一一引见。    石中玉是来者不拒,酒到杯干。    江湖人就讲究这个,全认为门主给足了面子,今后全死心踏地的为索仇门拼命了。    翌日。    因为索仇门开山的时候,华山掌门与终南掌门.全亲往道贺,如今他到了人家门口了,若是过门不入,那在江湖上可是失礼到家了。    他当然不会那么做,备妥了两份名帖,亲往拜山。    西安离华山较近,因此他先去华山派投贴拜山,受到了华山派掌门人法明师太热情的接待。    他拜过了华山派,又转往终南,也是投帖拜山,更受到了终南掌门商玉川的热诚招待,席间彼此谈了些个江湖最近发生过的大事,二人相谈甚欢,直到傍晚,他才告辞下山,回到分舵。    第三天,他们又由余施周陪着,在西安府,足足逛了整一天。    他们先去阿房宫的旧址,再去秦始皇陵,回头经过华清池的时候,阿花、阿燕见池子的水直冒热气,感到十分奇怪。    余施周在旁边解释道:“这池子是温泉,唐朝时候杨贵妃在这池子里洗过澡。”    阿燕跟匡老爷学过唐诗,问道:“春寒赐浴华清池,温泉水滑洗凝脂,侍儿扶起娇无力,始是新承恩泽时!这首诗莫非指的就是这儿?”    余施周听了一愣,没想到她这个域外之人,汉学有这么高的造诣,忙道:“夫人的汉学真了不起!居然会唐诗。”    石中玉笑道:“余老,她是我的师妹呢!”    余施周这才知道,他们夫妻竟是一师之徒!    他们看过华清池之后,回到西安,这时天也不早了,大伙全饿了,就去通化门外的太白酒楼吃饭。    一进门阿燕就问了:“这儿为啥叫太白酒楼啊?难道说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开的?”    她这句话被太白酒楼掌柜的听着了,走过来瞧见了余施周,忙对余施周作了个揖道:“余老,陪朋友来喝酒哇?快请各位到楼上坐。”    他见大家坐下之后,才笑对阿燕道:“姑娘.小店虽不是大诗人李白开的.可是跟大诗人很有渊源哪!”    阿燕问道:“你们这家跟他有啥渊源?”    “嘿!您不知道哇,大诗人那首‘李白斗酒诗百篇,长安市上酒家眠,天子呼来不上船,口称臣是酒中仙!’就是在我们这儿写的,西安以前就叫长安。”    阿燕反问道:“你们太白酒楼比李白写那首诗的时候还早哇?真是未卜先知啊!”阿花也够调皮捣蛋的啦,笑道:“大家吹吧!反正吹牛皮也不用上税。”    她这句话把大伙全都逗乐啦!    掌柜的虽然尴尬,但生意人全都有很好的修养,和气生财嘛!反而殷勤问各位吃什么。    施周道:“拣你们拿手的上就是啦!”    这家拿手的菜有葫芦鸡、温拌腰丝、入水双脆、炒尤鱼、鸡米烧海参、枸杞银耳、葱爆羊rou、扒牛排和三皮汤。    酒是西安有名的西凤。    伙计一上菜,这姐妹俩就要了盆水洗手。    余施周暗暗点头。心说:“门主夫人还真讲究卫生呢!”    谁知菜一上来,她们可不卫生啦!不用筷子,完全用的是五股叉(手抓)!    余施周看了一愣,心说:“在华清池我还以为她们对汉族文化造诣很深呢!吃饭之前又洗了手,原来吃饭还用手抓呀!这是哪国的文化?”    有的看官问了,她们姐俩在余家住了两天啦,难道他会没发现这两个大妞吃饭不用筷子?    其实一点也不错,他的确没发现。    原来头一天大会餐,他光顾引见各位分舵众家兄弟向门主敬酒了,根本没注意这两位夫人怎人吃的饭。    第二天他又陪门主到华山、终南山,家里吃饭的时候,他根本不在,所以现在才发现。    石中玉也看出余施周的怪异表情,代她们解释道:“余老.她们新疆人,从小到老,一辈子也不用筷子,全是饭前用一点点水净净手之后,就用手抓着吃。我刚进关的时候也不会用筷子,直到最近两年才可以用了,以前用筷子夹住,还没送到口边,菜就掉了。”    余施周道:“天下之大,真是无奇不有,可说是一处不到一处迷,处处不到全不知啊!”石中玉道:“可不是吗?我听童老伯父说,在苗族的风俗更特别呢!他说,有的地方女人不生孩子嫁不出去,要在孩子满月这天才选新郎.还有的地方在孩子满月这天,闯进门的男人,就是孩子的干爹,更有的地方结婚不举行婚礼,要过了几十年后,才举行婚礼,而且有许多人,同居一辈子,到死都没行过婚礼呢!”    余施周叹口气道:“咳!真是百里不同风啊!”酒醉饭饱之后,他们仍住在分舵里。    翌日,石中玉夫妻三人启程起路。    余施周本要集合全分舵的人,恭送门主,被石中玉给挡了,他说“他们轻骑,就是怕麻烦大家!”    余施周只好率领住在分舵的人,在分舵门口恭送啦!    石中玉到洛阳以后,就采办香烛线钱,带着两房妻子,去自己父母坟上上坟。    洛阳城虽是九朝古都,但那对石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