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九十三章开导陈局长  (第3/3页)
,搞政绩工程的时候,是典型的“三拍政策”:拍桌子做决定;错了拍大腿懊丧;最后拍屁股走人。    上辈子九十年代初,向阳县大面积种植金银花销售无门导致农民血本无归的事情,就是这种“三拍政策”的生动诠释。领导拍屁股走人了,所有闷亏全是农民背着,哭都找不到坟头。    如今是老爸当政,决不能出现这种情况,被父老乡亲们指着脊梁骨骂。    “陈局长,一旦大面积推广蜜蜂养殖,就会生产出许多蜂蜜来,是不是?”    我耐下性子一点一点给他解释。这既是帮他,也是帮老爸。    陈立有点点头。    “那么,你有没有想过,这么多蜂蜜都卖给谁啊?”    “当然是卖给供销社了。”    陈立有诧异地答道。    我开始有抓狂的冲动了。不过想想也不能怪他,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关干部,任谁也会将商贾买卖的问题归到人家供销社头上去。毕竟供销社才是该管的衙门。    “那供销社又卖给谁呢?”    “卖给人民群众嘛。”    陈立有略微有些不满了。自己好歹也是堂堂局长,四十出头的人了,被一个小屁孩这么揪着耳朵审问似的,算个什么事?    晕死!    人民群众?连个“顾客”的概念都没有啊,就更别说市场观念了。    都说学生选老师,老师也要选学生,这话我算是明白了。然则眼下就这么个学生,你做老师的又待如何?    我挠挠头,苦笑道:“陈局长,不是这样子的。如果人民群众消费不了这么多蜂蜜,那又怎么办?供销社卖不出去,就不会再收社员的蜂蜜。社员们怎么办?自己吃掉吗?”    陈立有总算有点明白了,露出着急的神情。    “那,那就糟糕了,群众会闹起来的…”    怕闹?    怕闹就是好事啊!    我终于舒了口气,榆木疙瘩也要开窍了。    “所以,这个销售问题就是个大问题,应该未雨绸缪。你们农业局搞的方案,要将这个作为重中之重。假设这个销售问题你处理好了,那可是大功一件。”    听到“大功一件”陈立有立马精神一振。不过也仅仅只是一振而已,接下来又愁眉苦脸的了。    “小…小俊啊,那你能不能告诉我,县里是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销售问题的呢?”    如果我心脏不好,恐怕有骤停的危险!    这都哪跟哪啊?县里要已经有了方案,还用得着找你?你当每个人都和你陈局长一般悠闲?唉唉,这种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干部,思想不是一般的僵化啊!    “陈局长,这个方案要你来拿的。如果县里已经有了方案,直接发个文件给你们农业局就得了。不过到那时候,也就没你陈局长什么事了。”    我又好气又好笑,禁不住轻轻拍了拍桌子。    陈立有情不自禁地挺直了身子,仿佛面对的就是柳主任本人而非柳衙内这个小屁孩!这种神态让我比较受用,决定当真教他一招。    “陈局长,你们局里,可以考虑成立一个专门的蜂蜜销售公司,就挂靠在农业局下边,算是你们的下属单位好了。还有蜂蜜也要取个名字,嗯,就叫‘向阳园’吧!”    考虑到陈立有基本就是一个市场白痴,我不得不教得深入细致一点。    呵呵“向阳园”!貌似这名字挺响亮的。一九七九年,像我这样有品牌意识的人,应该不多吧?    “我们自己成立一个销售公司?这,这合乎政策吗?”    我彻底失去了耐心,淡淡道:“陈局长要是觉得不合适,就当我没说。这个销售公司的事情,我找供销社的吴主任去商量。”    “不不不,小俊,你千万别误会,我不是那个意思…”    陈立有吓了一跳。找供销社吴主任,那就真没农业局啥事情了。辛辛苦苦跑省城,辛辛苦苦陪着专家搞调研,到头来大桃子轻轻松松就给供销社摘了过去,陈局长不郁闷得吐血才怪!    “行,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干,全听你的。”    梁巧咬着嘴唇,瞟了我一眼,浅浅一笑。这个小男人咋那么厉害啊?一番话硬是把这个什么局长收拾得服服帖帖,等长大了还得了!    我在桌子下伸出手去,和梁巧的手缠在一起,对陈立有说道:“陈局长,这些日子你还是耐心陪省农科院的专家考察调研,等专家的调研报告出来了,你再根据他们拟定的养殖规模,做一份详细的方案,记住,关键是销售那个环节要特别注意…嗯,这份方案你搞出来之后,给我看看。”    PS:正在想要推荐票的借口,还没想出来!诸位看官老爷帮忙想想好不?呵呵,无耻地笑一个!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