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七回紫晶白玉马  (第2/4页)
并未言谢,请姑娘不必见外。”    谢飞燕道:“既如此,小女子记在心上了,他日有缘再会,再图报恩。若小女子不幸身亡,九泉之下也忘不了大恩的。”    说到此,不由哽咽,几颗泪珠滚下。    她忙用衣袖一拭,站起来要走。    光灿难过地说道:    “姑娘,莫非就此分别吗?临别前,请将定货收下吧!”    他从怀中摸出布包,层层打开,捧起了紫晶人像。    谢飞燕见到雕像,不禁呆住了,这不是活生生的自己吗?这动作正是“扑蝴蝶”中的一个动作,那身段,那神情,端的和自己一样。    不说这块紫晶有多贵重吧,单说这雕刻的手艺,配上这块传世的紫晶,难道不是一尊价值连城的瑰宝雕像吗?”    她接过人像来仔细玩赏一阵,嘴里不住地称赞。    之后,她将雕像递给光灿:    “先前不是说过了吗?此像已赠给尊驾,请收下吧。”    光灿激动非常,道:    “姑娘,这份重礼只怕不合适,在下也…”    “莫非你不愿保存它吗?”    “姑娘,此像耗费在下心血不少,在下珍爱万分,况此像乃姑娘相貌,国色天姿,这份美意,在下求之不得,哪里会有不愿意的?姑娘放心,只要光灿命在,此像就存。光灿哪怕走到天涯海角,此像决不离开光灿一时一刻,光灿对姑娘的大恩,永铭心室!”    这是人世间最美的真情流露,还需要多少话语才能说清吗?    谢飞燕也不禁激动起来,喃喃道:    “但愿君信守此言。”    光灿道:“信誓旦旦,不思其反。”    他念了《诗经》中的两句古诗,意思是诚心立誓,决不会想到要变心。    谢飞燕也立即念了前朝诗人李峤的两句诗作为回答:    “他乡有明月,千里照相思。”    这也表明了她的心迹。    光灿激动万分,心中之情鼓荡,情不自禁想拥玉人于怀。    但他立即控制住情感,以为唐突了佳人,不由满面羞惭。    谢姑娘句句话都离不了别离,他乡的明月,照的只是相思之情,这又为了什么呢?    从此次姑娘罹难,可以看出内情复杂,自己不去分忧,就想趁着有恩于人,达到自己的愿望吗?惭愧呀惭愧!”    他忍不住说道:“谢姑娘,在下不该作非分之想,姑娘此次历险,依在下从旁看来,事情似乎十分复杂,不知姑娘可愿将事情缘由告诉在下吗?”    谢飞燕听他如此说,虽然有些意外,但更加敬佩他的为人。    她想,既然此心相属,为何不能告诉呢?这千般愁万般恨积于心中甚久,从来没有向人倾吐过,她实在也有些受不住了。    她点点头,道:“坐下说吧。不过,我得先问你,你怎么会到这儿来的?”    两人重又相对坐下,这颇像是促膝谈心。    因为他们离得如此之近,想避也避不开。    光灿把经过说了。    原来,他当夜离开怡安旅店,便尽展轻功出城。    他已落后四天,不紧赶就无法赶上。    白天他遇到人时,便以常速行走,夜晚则展轻功飞赶,在谢飞燕上山时,他已到了山下。    上山后,见到了斗方三老在洞外张望,议论着童宝旺怎么不见。    后来,三老离开洞口,他知道谢飞燕已遭暗算,本想趁机进洞救人,不料童宝旺却从另一方潜入了洞。    他刚尾随而进,便听到一里外的三老回来了,便暂时潜伏不动,三老与童的对话,他全部听清。    之后,童宝旺带来了四海魔枭令狐宣回来,洞中的谈话他也全听到了。    童宝旺被击倒后,他继续尾追令狐宣,确定再无帮手后,便绕到前头堵截。    谢飞燕听完,吃惊地说道:    “这么说来,鬼屠夫老前辈也是为我到开封了?咦,果真把许多老前辈人物也扯进去了呢!”    稍停,她又道:“光兄,你说你功力不抵令狐老魔,为何在交手后又要将内力输给我呢?    这样做,你必损失数年的内力,以后你…”“请姑娘放心,在下并未损了真元。在下所习佛门维摩大乘心诀,功能修复亏去的真元。    在下注给姑娘的内力大约相当于十年的功力,可在下只要及时调息运功,三两日后不仅复原,还可以有些增长呢。不瞒你说,在下内功只练到了七成火候,只要再有一年半载,便可达到九成以上,届时,决不会再败在令狐老魔手上。向姑娘这般说,决非炫耀。而是向姑娘表明,在下愿与姑娘一道,共斗群魔!”    谢飞燕十分感动,不知说什么好,只喃喃道:    “这怎么可以,你竟给我注入了十年功力!啊,我不知该…”    “姑娘,在下已从东野前辈口中,还有从张克虎那里,听到了有关此事的种种情形,猜测姑娘必有一番难言之隐,而且姑娘面对的对手都是黑道有名人物,故在解xue时才注入十年内力,以助姑娘防身。姑娘在运气调息时,在下也感受到姑娘的内功也是佛门一家,听令狐宣说,姑娘是当今武林高人雪山圣母的高足,不知可是真的吗?”    “是的,家师便是雪山圣母。说来惭愧,一进山洞便着了三个老鬼的道儿,真是羞辱师门,让光兄见笑了。”    接着,她把经过说了一遍。    光灿又把从张克虎那儿听来的说了出来,把谢飞燕惊得瞠目结舌。    半晌,她道:“死去的这些人莫非也与我有关?但我并不认识广宁大师啊!”光灿道:“姑娘被童宝旺诱走,东城外坟里却死了十人,两件事暂时并无关联,其中奥妙,日后自知。请问姑娘,你寄身于舞队,可是别有用意吗?”    谢飞燕道:“不错,我是为了随舞队四处献艺,好查访杀我全家的真凶!”    光灿大惊:“姑娘全家被害,这…”飞燕眼一红,两串泪珠如断线珍珠,流到了衣襟。    光灿轻声道:“触及姑娘伤心事,在下十分不安,望姑娘原宥则个。”    谢飞燕摇摇头,但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。    她实在憋得太久太久,一颗心已被千仇百恨压得碎了。    如今,她总算见到了一个知心的人,再不倾吐出来,她会压抑得失去理智的!    正是“心曲千万端,悲来却难说。”    这是唐人诗句,不正是谢飞燕此时心境的写照吗?    谢飞燕足足痛哭了一顿饭工夫,方才抽抽噎噎止住。    在一旁静候的光灿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