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四回天涯江湖奇英迹千里寻师  (第2/3页)
有在山野荒林,无人之处,运用本身功力,捕捉—些飞禽走兽,烤熟果腹。    他把二位叔叔遗物,藏在怀中,用稻草把父亲的长剑,一圈圈紧紧扎成一根臂粗的草棒,当作行路的拐杖。    现在,宋岳蓬头垢面,活像一个乞儿,而且惟恐装得不像。    他漫无目的地流狼着,不肯放过一山一木,专拣断岭幽谷,峻险之处行走,寻访异人绝艺,休息的时候按照昔日父亲所授内功剑法,在隐蔽之处,苦苦练习,丝毫不懈!    无情的岁月,在宋岳的脚下溜过去!    他跑遍北方的名山大川,择幽探胜,冀遇奇人,但是毫无所获!    反而频见身穿黑衣,衣襟绣着一盏红灯的“红灯教徒”怒眉竖目地横行江湖。    仇恨在他心中加深,苦练的功力,也在加深。    可是,宋岳知道,这些功力无济于事,但是他仍几乎毫无休止,不分昼夜地磨炼自己。    宋岳变了,变得深默,冷静,虽然有时见到“红灯教徒”那种目中无物、盛气凌人的样子,使他不由怒火填胸。    以他现有功力,对付这种三流教徒,是有余力,但一想起父亲的话,终于忍了下去。    忍、忍,再忍!在忍耐中,度过孤单落寞的岁月!    他跑遍了江南所有的名山,仍旧是徒劳跋涉。    宋岳有点失望!    茫茫世界,异人绝艺,哪里去找?    其实,以他父叔“神州四异”的这种高手,已可遇而不可求,何况武艺要盖过四异三老,压倒“红灯教主”!    但是,他仍艰苦卓绝转程奔向西南。    又是一年过去了,宋岳已年届十七。    可是他除了把家传的一百二十八路“闪电快剑”练到九成,及把范叔叔文叔叔的“霹雳霸拳”“狂风铁掌”练到七成外,神功绝艺,仍是空中楼阁,一无所获。    以他目前的功力,身集三家之秘,堪与七大掌门并肩,但父亲临死叮嘱,时在他耳中盘旋,使宋岳始终隐蔽着身份,不敢稍露武人面目。    宋岳的功力虽高,江湖经验,并不丰富,武林中不乏盗名欺世之徒,但他每到一个地方,闻名都去拜访。    可是,世界上尽都狗眼看人低之辈,看到他这副肮脏低卑的外表,不是冷嘲热讽,就是被拳脚打出来。    间而有较好的,但当他看到这些盗名人物的功力招式,还挡不过自己三招,不由心中发出一声苦笑,第二天就不辞而别。    为了要求绝艺,不知使他受过多少凌辱,但宋岳还是忍耐。    他这种不露声色,甘受欺侮的态度,确已超越了常人的极限。    一个不会武功的人,或许能如此,但一个身怀绝艺的人能伪装到这种程度,谁都会惊奇,感叹!    在三年中,宋岳借寻访绝艺之便,曾依父亲之言,探过三位叔叔的居处。    但范山叔叔的家屋与自己家中的遭遇一样…    破墙败垣,一片焦土,当然也无法知道有无遗属后代。    文立叔叔之处,也是一样。    艾炎叔叔的家虽未焚毁,却已被仇人霸占,成了“红灯教”的南堂总坛。    而且耳闻七大门派,齐被“红灯教主”恃功压制受屈。    这些耳闻目睹的恶噩,加上失望的情绪,几乎使他疯狂,几次企图搏狼一击。    但是,当他想起曾经答应过父亲的誓言时,又强制地压下心中的仇恨之火。    精神上得不到发泄的苦闷,最是痛苦,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这种无形的桎梏。    于是,积郁使他个性更激烈地改变,成为一个冷傲、落寞的人。    夏去秋来!    冬尽春至!    他长得又高又大,但心情却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低沉。    这一天,他漫无方向地来到粤境的罗浮山。    南方的春天早临,罗浮十八峰已是迭青横翠。    宋岳漫步上山,直向最高的罗浮峰走去。    直到峻险毫无人迹的地方,他展开功力,向峰顶飞掠。    上了罗浮绝顶,望着飘荡白云,觉得心情更加空虚。    俯视峰脚,一片青绿,春的气息,弥漫着他的四周,但他的心里却没有丝毫感染。    长久的积压,使他觉得需要发泄,仰望苍穹,宋岳伸颈悲啸,犹如鹤唳长空!    啸声未歇,峰腰突然传来一阵苍老的语声:“峰顶上的那位朋友,敢请下来叙话!”    宋岳一惊!    略一犹豫,人如流星飞鸟,循声向峰腰驰去。    来到一座山洞前,宋岳昂首而入。    目光一扫,石洞异常整洁,但光线幽暗。    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