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十四章黑衣人与镜中人  (第2/7页)
和悟性,绝对可以达到十成,只是近十年来,帮中事务分了他太多的心神。不过,…”    他的目光突然又变得很锐利,慢慢地道:“不过,就算他的降龙十八掌已有十成火候,也未必是你的对手。”    上官仪心中一凛,道:“前辈过奖了。”    公孙璆既然说出这种话来,只怕已经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了。    他是如何查明的呢?    公孙璆道:“你真叫上官仪?”    上官仪道:“现在,以后,我都会叫这个名字。”    公孙璆目光闪动,慢慢地道:“你应该知道我已经找过于医官家里的小王和石花村的卜凡。”    上官仪道:“他们只是好心帮忙,并不知道我是谁。”    公孙璆道:“据他们说,你的确叫上官仪,的确是个屡试不第的秀才,你到京城来,的确是想走点门路,混个一官半职。”    上官仪道:“他们说的都是实话,在他们面前,我的确是这样一个人。”    公孙璆道:“你的家在无锡。”    上官仪道:“是。”    公孙璆道:“你应该能想到,我会派人去无锡调查你的家世。”    上官仪道;“结果如何?”    公孙璆道:“上官一族在无锡虽算不上大户,也算是书香门第,家族中也的确有上官仪其人。”    上官仪微笑道:“那前辈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呢?”    公孙璆也微微一笑,道:“的确没什么好怀疑的了,尤其是见识过阁下的武功之后。”    上官仪道:“哦?”公孙璆道:“年不过三十,武功修为却已炉火纯青,能一眼认出我这样一个已隐身十八年的人,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为自己制造出一个身份,而且天衣无缝,这样的人,江湖中最多不会超过三人。”    上官仪微笑道:“那么前辈认为我是这三人中的哪一个?”    公孙璆一字一字地道:“野王旗主,朱同!”    上官仪道:“为什么一定是朱同?”    公孙璆淡然一笑,悠悠地道:“因为我看见了洪虓!”    上官仪眼中精光一闪,道:“前辈还看见了什么?是不是还有血鸳鸯令?”    公孙璆叹了口气,道:“不错,还有血鸳鸯令。已经退出江湖六七年之久的洪虓突然又重出江湖,而且与血鸳鸯令走得很近,这是足以说明野王旗出了内乱了。”    上官仪道:“所以你想到了芙蓉救下的人就是我?”    公孙璆道:“不错。”    提到芙蓉,他锐利的眼神忽然黯淡下来。    上官仪道;“前辈请放心,芙蓉救过我,我一定会设法救他出来。”    公孙璆忽地长身而起,长揖到地,道:“多谢。”    上官仪忙道:“前辈不要客气。”    公孙璆道:“佟武是你的人?”    上官仪道:“是。’    公孙璆道:“锦衣卫说刺杀佟武的正是芙蓉,你为什么还要救她?”    上官仪道:“我知道不是她?”    公孙璆目光一顿,道:“你当时在附近?”    上官仪道:“不在。”    公孙璆道:’‘那你怎么知道凶手不是她?”    上官仪微微一笑,道:“佟武告诉我的。”    公孙璆满脸震惊,吃吃地道:“佟武?他…他没死”’上官仪含笑点头。    公孙璆道:“既然他没死,锦衣卫应该已知道凶手不是芙蓉,他们为什么还不放人?”    上官仪沉吟着,慢慢地道:“前辈知不知道锦衣卫很早就想抓芙蓉了?”    公孙璆吃惊地道:“为什么?”    上官仪道:“锦衣卫认为芙蓉是白莲教的人。”    公孙璆更吃惊,道:“怎么会这样?”    上官仪道:“佟武和锦衣卫的马指挥收到过两封同样的告密信,信中说芙蓉是白莲教唐赛余孽,来京城是意欲图谋不轨。”    公孙璆跌坐在椅了上,喃喃道;“原来如此,可这是怎么回事呢?”    他苍白的额头上,已隐隐现出一层细密的汗珠。    上官仪道:“前辈看这件事会不会是血鸳鸯令做的手脚?”    公孙璆道:“她们为什么要这样做?”    上官仪道:“这十八年来,前辈一直在暗中刺探血鸳鸯令的行综,伺机复仇,对不对?”    公孙璆道:“不错。”    上官仪道:“很有可能她们已经发现了前辈的意图…”    公孙璆道:“不会。”    他的口气坚决得令人吃惊。    上官仪道:“我知道前辈一定很小心,但百密一疏,无意中露出了蛛丝马迹的可能性也是有的。”    公孙璆道:“绝不会。”    上官仪奇怪道:“为什么?为什么前辈如此肯定?”    公孙璆道:“因为她们不可能注意已经死去的人。”    上官仪道:“可十八年前,江湖只是风传前辈在与圣火教的一战中失踪,当时并没有谁能肯定前辈已经…··”    公孙璆暴躁地道:“但白云山庄的人全都死了,血鸳鸯令不可能知道芙蓉那天正巧不在山庄里!”    上官仪怔住。    芙蓉是白云山庄里的人?    难道…··    公孙璆叹了口气,渐渐平静下来,低声道:“她是许白云的女儿。”    他的眼中,已有薄薄的泪光闪动。    上官仪沉默。    这种时候,他只能沉默。    他知道,此时此刻,公孙璆所希望的,正是别人的沉默。    良久,公孙璆平静地道:“上官公子,或者,应该称呼你朱公子?”    上官仪淡淡道:“我已说过,现在和以后,我只会用上官仪这个名字。”    公孙璆略感奇怪,道:“为什么?”    上官仪道:“因为这个名字给我带来了很多好运,包括遇见了前辈。”    公孙璆道:“上官公子,你今天来找我,到底有什么目的?”    上官仪道:“来谈一笔交易。”    公孙璆道:“交易的双方,应该有大致相当的实力,就像婚姻一样,如果门不当,户不对,则一定不是桩美满的婚姻。    上官公子,你有与我交易的实力吗?”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